站内搜索: 热门标签: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主页 > 中国精神健康与人权月刊 > 第四十九期 > 正文
相 关 文 章
最 新 热 门
随 机 推 荐
两成死者确诊精神病 比例偏低 防自杀报告倡寻高危学生         ★★★
两成死者确诊精神病 比例偏低 防自杀报告倡寻高危学生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明报 更新时间:2016-08-14 20:54
【明报专讯】教育局3月因应连环学生自杀问题成立的防止学生自杀委员会,昨日提交进度报告,指仅两成自杀学生曾被诊断有抑郁等精神病,认为比例偏低,有「漏网之鱼」,遂提出11项建议,主力加强识别及支持高危学生,包括培训教师、新学年试行由精神科资深护师入校等,亦要鼓励学生以正面态度接受精神科治疗;报告又建议学校定期检讨家课和考试政策、确保不同需要学生都获照顾。委员会将于10月提交终期报告。
委员会分析过去3个学年34宗中小学生自杀死亡个案,发现其高危因素包括学习和家庭有困难、与朋友和家人关系出问题、情绪和精神健康有问题等(见表)。但委员会主席叶兆辉指,未有个案曾表达因TSA(全港性系统评估)受困扰。报告指20%死者生前被诊断为思觉失调、抑郁症和焦虑症等精神病,相信部分死者有精神健康问题但未被发现,因为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报告显示,全球逾80%自杀身亡个案生前均患有精神病,但在有精神健康问题的年轻人中,只有10%至15%曾获心理卫生服务支持。
教局新学年推4措施
报告建议主力辨识并支持高危学生,当中短期措施获教育局接纳,局长吴克俭指其中4项会在新学年推行(见表),包括向学生推广精神健康教育、减低对精神病的标签及加强求助意识,学校可透过简易程序向优质教育基金申请最多15万元拨款推行计划;将医管局精神科在获家长同意下把学生医疗报告交予学校的做法常规化;推行医管局精神科资深护师入校先导计划等。
医管局将额外派两名精神科资深护师定期到参与计划的9间中小学,与教师、社工、教育心理学家及家庭社工等合作,支持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学生、为教师及家长提供咨询服务、培训教师照顾有需要学生等;当局两年后会检视计划规模及考虑将之恒常化,加强包括精神科医生、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科护师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士的医护团队。
精神科专科医生麦永接指,学校未必能判断个案的严重程度,入校精神科护师可助识别哪些个案须转介精神科,并为情绪问题并非很严重的学生提供暂时性建议。他又指,现时学校要将学生转介医管局精神科,须写报告等,较为转折,相信日后转介程序可较直接;而现时医院一般在病人、家长及学校要求下才将病历交予学校,较为被动,希望日后会主动提出作此安排,届时医生可因应病人情况建议校方准其延迟考试、加强学习支持等。
报告又提出中长期措施,教局称会详细考虑,当中包括鼓励学校定期检讨教学政策,以确保照顾不同能力学生,及提升学生抗逆力,加强生涯规划;委员会主席叶兆辉解释,学生应付文凭试压力大,希望推广多元出路。
TSA关注组「不收货」
TSA关注组召集人何美仪对报告「不收货」,她指辨识和支持高危学生是补救工作,但照顾不同能力学生等预防工作都是「口号式」、已提倡多年,惟推行融合教育资源不多,现有学制下师生都要承受TSA及中一入学前香港学科测验等巨大压力,教师难为学生松绑。委员会成员、中学校长会主席李雪英亦认为,要重新检视课程、公开试考核模式、入大学要求,及改变社会及家长期望,才可减轻学生读书压力。
进度报告对大专院校防自杀措施着墨不多,委员会青年或大专院校工作小组召集人梁湘明指,将于终期报告交代,大方向与中小学措施相若。
(来源:明报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60723/s00001/1469210987685   2016年7月23日)
回目录
(责任编辑:民生编辑)

文章录入:民生编辑    责任编辑:民生编辑 
  • 上一篇:不少人受精神病症困扰 企业可以如何制订支持政策?

  • 下一篇:法国国庆恐袭:凶徒非穆斯林 疑精神病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友情链接
    ·开放 ·民主中国 ·独立中文笔会 ·争鸣动向 ·大纪元 ·中国人权双周刊 ·北京之春 ·中央社 ·自由新闻 ·台湾中央广播电台 ·权利运动 ·无国界记者 ·参与 ·BBC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新世纪新闻网 ·德国之声 ·自由亚洲电台 ·美国之音 ·维权网 ·博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民生 | 友情链接 | 关于民生 |
    Copyright © 2002-2013 民生观察工作室 版权所有
    网址:www.msguancha.com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