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六四前后全国各地被监控维稳的情况 |
|
| 作者:民生编辑1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25-06-05 22:58 |
| |
【民生观察2025年6月5日消息】2025年6月4日是北京天安门六四事件36周年纪念日。在此纪念日前后,全国各地出现了被监控和维稳的诸多情况。
六四前夕,游戏“金铲铲之战”所有使用非游戏自带头像的玩家,其头像再次被和谐成了默认状态,一只绿色的企鹅,且无法更换头像。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目前流传着一种说法:“高考不能换头像”。
2025年6月3日,小红书商家行业群内小二提醒所有商家,商品、笔记以及直播均不能提及坦克,笔记或商品标题中有坦克只能用tk来指代。并且,6月的友好市集活动价格不允许设置为与64相关的数字,一旦设置将对账号限流,有商家对此表示不解,询问这些数字有何深意。
2025年6月3日晚上,浙江嘉兴堂点的同工被警察上门查身份证。据悉,近一周以来,多个城市的锡安分堂被冲击、骚扰,大量信徒被传唤。目前已经有一位牧师、一位长老和一位执事被分别行政拘留5到15天。上周重庆三个锡安堂点被取缔。杭州、宁波、贵阳等多地堂点被问询。
据“李老师不是你老师”发布消息称,六四期间,音乐手游《初音未来缤纷舞台》禁止使用文字搜索歌曲;游戏内大部分文字输入功能,自定义名片也被暂时禁止。网友反映无法输入编队名称,只能使用系统自动提供的默认名称。为了防止玩家在虚拟演唱会期间利用公屏冲塔,游戏内的虚拟演唱会举办场次也跳过了6月4日。
6月4日当天,人民日报推特账号也开启了禁评模式,北京时间今早10点后发布的推文仅限其账号提及的人可以评论,但此前发送的所有推文仍然可以正常被评论。
6月4日,国内新闻媒体似乎都对今天忌讳莫深,多家媒体一改往日X月X日的开头风格,全部替换成了当地时间4日或今日等,似乎在尽力避免让6月和4日同时出现。如现代快报微信号两次报道地震的新闻,64前采用6月2日表示时间,64当天则替换成了今日。北京青年报的微信公众号也有类似情况发生。
6月4日,有网友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三张日历的图片,结果朋友圈和群聊被封号,禁止使用到明天。
6月4日,网友发现微信转账金额如果设置为0.64或其它与八九六四相关的数字就无法成功转出,界面显示“系统繁忙,请稍后再试”。但设置为0.63就可以转出。网友称,这一控制大概发生在下午5点到晚上7点左右,私聊有概率触发,但群发一定会被触发。
6月4日,微信已经无法搜索到“坦克、天安门、蜡烛”等等的表情包。但搜索“战争”仍然可以找到4个坦克列队开的表情,搜索“悼念”可以找到蜡烛,搜索“故宫”也会跳出包含天安门的结果。
6月4日,有抖音博主被抖音直播专员警告,“今日直播不要说64这个数字,不管是价格、圈口还是商品编号,非常敏感,一定要提醒主播注意。”
6月4日有网友在微博吐槽,我的世界网易版无法进行联机游戏,提示系统升级中,甚至连本地局域网联机都被禁止。
6月4日,一张图片显示成都天桥上被安排了守桥员。
6月4日晚,上海徐家汇天桥上被安排6名守桥员。
另外,2025年6月4日中午12:30,秋雨圣约教会发出代祷信息称:为国家祷告月。自2009年起,成都秋雨圣约教会将每年的5月12日-6月4日定为教会的“为国家祷告月”,写入教会的堂会治理手册中,并在5月12日和6月4日召集全教会禁食祷告会。
今天是六四事件36周年纪念日。早上七点半,吴五清传道被辖区派出所从成都家里传唤带走;八点半左右,李英强长老及妻子从德阳家中被辖区派出所传唤。另有一些同工和弟兄姊妹被警察及社区打电话询问、或在家门口看守以防止聚会。
至6月4日下午18:50分,今天早上七点半被传唤到派出所的吴五清传道,在下午一点钟左右已经回到家中。李英强长老夫妇仍然在德阳市龙泉山路派出所。
秋雨圣约教会为三十六年前的流血事件哀痛,盼望这国这民回转,归向真神;也深切盼望被恐惧深深捆绑的中国人民和政府官员,因信耶稣基督活出真自由,拆毁仇恨的墙。愿上帝得着中国,教会为这国这民祈求,愿主的旨意成就。
据维基百科显示,六四事件,又称八九民运、八九学运、天安门事件或六四天安门事件,中国官方称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
广义上指1989年4月中旬开始的以悼念胡耀邦活动为导火索、由中国大陆高校学生在北京市天安门广场发起、持续近两个月的全境示威运动;
狭义上指六四清场,即1989年6月3日晚间至6月4日凌晨,中央军事委员会调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戒严部队、武装警察部队和人民警察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对示威集会进行的武力清场行动。
六四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该事件以武力镇压结束,标志着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大陆推动的后期政治体制改革失败。
赵紫阳、胡启立、鲍彤等中共温和派高层事后被撤职,而胡耀邦已在八六学潮后辞去中共中央总书记一职,于是1980年代被官方不同程度推动的自由化改革以及民间的“新启蒙运动”也就此停止,此后官方只批准了很少数量的游行活动。
不过六四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天安门清场后,欧美等西方国家多对镇压行为表示谴责甚至进行制裁,亚非拉等地的发展中国家则多对镇压行为表示同情或者支持;尽管苏联及东欧国家看法不一,六四的惨痛后果令1989年年底东欧出现自由化呼声时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学运最终仍有多少影响到前苏联势力范围内与东亚民主化浪潮的成功。
只是在中国,六四事件的后果除了造成政治环境大幅度收紧,在经济方面也直接导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的放缓,直至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才重新提速。
此外,因六四事件发生,邓小平在不久后做出退休的决定,故其任内推行的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被延续下来,此后完成了三任领导人的权力交接,直至习近平2018年修宪后被废除。
迄今在中国大陆,六四事件仍然是高度敏感的历史事件。除非遇到必须提及该事件的场合(如党史、悼词等),事件相关用语与资料一般不会出现在官方媒体上。
民间网络评论往往会遭平台屏蔽或删除;为了规避审查,民间往往会使用各种代号指代六四事件。




(责任编辑:民生编辑)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