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医学会指精神病延误严重 |
|
| 作者:张婕舒 文章来源:大公报 更新时间:2014-04-05 00:51 |
| |
记者张婕舒报道:香港医学会批评医院管理局联网大搞“山头主义”,不同区的非紧急精神科病人轮候时间参差,最长接近两年,期间无任何跟进,白白延误病情。此外,用以评估病情的问卷并不科学,不时出现错漏,即使病情加重亦不能再次评估。医管局回应指,精神病患者轮候期间若有恶化,可至急症室求诊,并要求再次接受评估,以判断是否需要提前诊期。
精神科专科医生兼香港医学会会董黄以谦昨日引述医管局资料指,2012至2013年度不同区精神科非紧急病患的轮候时间相差颇大,其中九龙中联网最长,需时94周,接近两年;新界西联网则需时最短,仅为27周,这与该区有精神科专科的青山医院有关。他批评指,各联网资源分布不均,但病人不可跨区就诊,形成“山头主义”。
黄以谦续指,现时用以评估病情的表格并不科学,仅有拿起武器想要伤人、或有自杀举动的病患才有望获评为“第一、第二优先类别”,在两个月内得到治疗;有此倾向但无实际行动者,只能被归为“非紧急”,进入轮候长队。且评估不设上诉机制,若患者轮候期间病情加重,亦无再次接受评估的机会。
黄以谦忆述,曾有情绪不佳的病患,被评为“非紧急”,需轮候近两年,他转投私家医生,医生认为他的情况属“第一优先”,于是写转介信,希望医管局再次评估,但遭拒绝。三个月后,患者殴打妻子被控。黄以谦认为,应优化现时联网,将病人分流至轮候时间较短的区,并尝试额外支付薪水,让联网医生延长工时,尽快清除累积病例。
医管局昨日回应指,专科门诊处理新转介病人个案时会採取分流制度,首先由多年经验的资深精神科护士评核新症病人的临床病歷、主要症状和检验结果等各项因素,护士的评核会再经由精神科医生检视。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经常受各方面影响,因此如等候诊症期间情况恶化,应立即到急症室求诊。病人亦可要求再次接受评估,以判断是否需要提前诊期。
(来源:大公报http://news.takungpao.com/paper/q/2014/0320/2365653.html 2014-03-20 02:02:17 )
(责任编辑:民生编辑)
|
|
|
|
|
|
|
|
|
|